在“雅行教育”中追寻幸福

王淑芳


   【内容提要】  优质的学校把人人“享受教育”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优质的教育品牌内蕴着高质量的核心价值追求。要把学校建成师生共有的“福地”,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享受,变为自己健康、幸福成长的活动。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地培养高雅的思想、高尚的情感,塑造文雅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能享受到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与人生添彩,这正是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雅行教育”发展的永恒动力。
   【关键词】  “追求人人幸福” 雅行教育 共同发展

  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性还要具有生命性。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享受,成为自己健康、幸福成长的活动,正是一所优质学校内蕴的高质量的核心价值追求。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极打造学校“雅行教育”品牌,“追求人人幸福”的价值目标,使学校的规章制度逐步内化,学校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学校员工自觉向学校目标奋进,努力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实现学校的教育使命。
   一、生命体验的教育“到位”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主体对自己在环境中生活的一种快乐愉悦的体验。幸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哲学家边沁说:人的期望值越低得到的就越多,幸福感就越强,这是一种快乐原则。有人批判他,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幸福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人就获得了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就是一种幸福感。
我们认为,教育既要追求外部的效益,也要追求内部的效益,教育的外部效益就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从而使教育打上了功利的色彩,这就是教育的所谓工具性吧。教育的内在效益就是要让人摆脱人的焦虑、恐惧、烦躁和不安,从而实现人的心态平和、淡定,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的生命性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中国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间,社会沧海桑田、星转斗移、变革急剧,带来了人的更多的心路历程,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和焦虑都与此有关。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社会提出了问题,教育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太多关注了教育的外在效益,而忽视了教育的生命内在效益——教育的生命性。叶澜教授说:“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教育最能体现对人生命的关怀。” 我们的思考是:追求人人幸福,它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在这一核心价值的指导下,学校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享受,成为自己健康、幸福成长的活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地培养高雅的思想、高尚的情感,塑造文雅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数年磨一剑,首创并倾心打造出“雅行教育”这块响亮的教育品牌。56年的办学历程使学校办学有了基本文化理念:“文化陶冶渗透,潜移默化育人”。我们力图探索“雅行教育”实践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育”、 “愉” 、“寓”),开发独特的雅行校本课程(即:形体、情感、交际三大领域),在宽仁谦让、相互合作、共同进取中“师生互助学习,共享生命成长。”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机体的成熟或生理发展水平、遗传素质等;环境因素包括微观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宏观的社会环境,而直接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物质、文化环境,以及个体直接参与的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在学龄初期或小学阶段,这种影响尤为重要。“雅行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环境的影响,为学生创设一种优越的文化环境,使他们与教师、与同伴、与家长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促成他们的“雅行”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知识、道德情操和社会态度。
   二、雅行文化的浸润“有魅”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校依托“雅行教育”理念,将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人文蕴含于“寓、育、愉”之中。它构成了特有的教育场境。“育”是主题,是目标,“寓”、“愉”则是烘托,是熏陶,是教育的资源、条件、方法和措施。从而鼓励师生在雅行教育系统的创建中造雅行之场,植雅行之根,成雅行之人,实现雅行教育所规划的美好蓝图。
校园是学生的,每一个角落学生都可以涉足,在校园有形文化建设中广埠屯小学追随学生的天性、追随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素养,设计了“五横四纵一廊”的校园文化框架。“五横”(五层走廊):华夏春秋——中华五千年文化路线图(智者的叮咛 ——先秦;诗化的人生 ——魏晋;歌者的悲欢 ——唐宋;理性的追寻 ——明清;崛起的探索 ——近现代),意在引发师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产生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四纵”(四个楼梯):四个主题——热爱生活 、正确生活、幸福生活(名言警句)、校园生活(包括校园明星、学生作品、教师风采)。学校还建设了读书长廊——“屯雅廊”,开放书架,明晰读书序列,打造书香校园。全体师生共同为教学楼命名为“孝雅坊”、“博雅苑”、“典雅园”、“弘雅楼”。
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路线图”让小楼梯变成了大世界,“星光大道”让小不点变成了大明星,“开放式书廊”让小行动变成了大道德,“校园风景线”让小礼仪变成了大文明,“凡人小语”让小孩话变成了大思想,“学生成长档案袋”让小体验变成了大成功。“博雅苑”蕴含着上下求索的精神,“典雅园”揭示着时间的流逝,四季更替的哲理,“孝雅坊”传达着感恩的情怀,“弘雅楼”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大磁场,对校园个体成员产生吸引力、向心力。
   在学校“雅行文化”的影响下,校园内的每一个景点都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学生的言行是否端正、儒雅,学校的信息环境都不时地提升着师生个人素养。屯雅书廊由四(2)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自主管理;花坛、假山、石凳需要同学们的倾力付出才能换来整洁;红领巾执勤岗让孩子们在自我管理中修正不良行为;礼仪苹果乐园需要每个班级齐心协力才能收获更多苹果。各班都有自己设计的班牌,它成为了每个班自己的班级名片,孩子们还为自己的班级取班名,自豪地亮出他们的班级特色,形成班级文化。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无时无处对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来凝聚归向学校成员的情感意识,是空洞的说教所不可替代的。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心灵感应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无论教育的形态多么高级,生与师是教育永远不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就没有学校,没有幸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雅行教育”从育师开始。一个心灵和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雅行教育”“追求人人幸福”就是要“追求人人内在的和谐灵动”。学校引导老师从育心开始,让心有归宿,正确、适当、常被阅读,尚志、知耻、自我修炼、善养浩然之气。在此基础上,让每一个人理解:德行是人生幸福的开端,责任是人生幸福的脊梁,博学是人生幸福的延伸。
团队中,幸福与不幸福都是相互感染的,一人独享的幸福是不持久的,能够分享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共享幸福的教育,不是靠行政命令手段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建立一种共同领导的制度和文化,使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能享受到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所以,学校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共同思考一些问题:学校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讨论的过程是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引领的过程。藉此希望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及个人目标能够有所认知、有所认同、有所实践。
   三、实践力行的效果“出味”
   学生成长、教师进步是学校永恒的追求。“雅行教育”让师生热爱生活、正确生活、幸福生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雅行教育”的基本行为方式,学校成为了师生共有的“福地”。
   1.细节文化——培养习惯。学校许多教师以“雅行规范十二个学会”为突破口,进行扎实的细节打造。随时走进童玲老师所带班级,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桌面桌布套铺得整整齐齐,让人感到这个班的管理严谨、有序。李秋萍老师班上的孩子每当中午吃饭时,都会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拿出餐巾纸铺在桌面上,吃饭的食物残渣放在餐巾纸上,吃完后用餐巾纸一裹扔到指定的垃圾桶里,每个同学们吃完离开餐桌后餐桌都是干干净净的。学校提出的包括“学会就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等在内的行为规范都在李老师扎实地指导训练下一一落到了实处。
   2.活动文化——凝聚集体。邢静老师在班上开展了“读新闻? 做报夹”活动,孩子们坚持每天读报,将自己关注新闻都搜集起来做成报夹,然后每周五的校本课程时间在全班交流。这项活动指引孩子们不仅关注校园生活,同时留心社会生活,这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都是有益的。
佘红燕老师是英语老师,同时也担任班主任。她就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在学校开展的“班级之最评比”中,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班命名为“英语水平最高的班”。
   陈晓霞老师从三年级开始在自己班上开办了班刊《小荷尖尖》,至今已经出了17期。在每一期上,都有老师的温馨寄语,每篇习作后都有精彩点评。每一期班刊成了孩子们和家长们最期待的礼物。
   3.沟通文化——形成合力。老师们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如家访、网络、师生博客、班级主页、学生成长档案、班级留言板、心理咨询等,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桂婷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咨询,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她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咨询,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施蓓老师通过“家校E”、“QQ空间网络平台”撰写自己的教育日志,发布学生课堂图片,并公布一天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好的促进了家校沟通,得到了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更多信任与支持。
   4.评价文化——促进成长。学校以六大系列构成了独特的评价文化,引领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如“雅行闪亮每一天”是校园一日常规评价;班级日志评价则是每周一次的评价;“天天雅行,月月争星”是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评价,每评上一颗星就可得到一次雅行嘉奖令;还有每单元一次的学科学习评价;每学期评价一次的教师与家长、小区沟通的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
   卢华平老师坚持指导学生充分整理、利用《成长档案》,在档案袋中记录了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足迹。虞珊老师班的《班级日志》内容特别丰富:迟到的学生名单、打扫清洁的情况、学生上课发言的表现,还包括好人好事。每天一名同学都将认真地注意班级的各种细节,一一记录在这个日志上,当天值班的学生还要解决当天出现的异常情况。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是否是班干部,全班的每一名学生都要轮流执行自己的职务。虞珊老师说,学生轮流记录班级日志,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问题。
   以上虽是点滴细节,但无不体现师生成长的享受。在“德行、博学、责任” 的“雅行文化”基本品质形成中,师生的心智结构逐步健全,构筑着师生的幸福人生。身心的健康,行为的高雅,良好的文化基础,深厚的人文关怀,丰富的人生经验,(下转54页)(上接40页)活跃的创造精神,对人类的热爱,对幸福的正确理解等等人生幸福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与人生添彩。学校提出的教师“雅教八条”、“十二项修炼”成就教师的雅行教育观,生成——体验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涌现了一批教育先进工作者;学校学风好,校风正,学生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的道德风貌随处可见……在师生共享的教育生活中,学校剥离浮华,还原生命的本真。评学习、评教研、评团队、评儒雅之人成为了大家的《共同约定》,换位思考、共同承担、相互尊重、开放合作、真诚关怀成为大家的基本交往方式。校长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教师以学校和学生为本,相辅相成,共荣共生。大家努力提升自己的“形体、交际、情感”等基本素养,在“微笑的礼仪、脚步的诗歌、美妙的声音、神奇的双手”的雅行课程开发中,老师与学生们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让自己“会说话、会写字、会打一种球、会唱歌、会跳舞、会交际、会吟诗……”,让这些良好素质为自己幸福的一生奠基。
在“雅行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湖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特等奖,中央文明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介“雅行教育”。《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以及省、市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实践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武汉市在全市推行“雅行教育”,在Google搜索网上输入“雅行教育”关键词,有关“雅行教育”的报道有70600条。新加坡、丹麦、中国台湾、福建、甘肃、广东、辽宁沈阳、河北邯郸、湖北仙桃、孝感及武汉市内的兄弟学校专程来学校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