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二中校长 叶翠微
学校的本质形态首先应该体现为“把学生当学生”。怎样“把学生当学生”?我们看重4件事。
第一,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所学校有没有人道主义风采、是不是学生的学校,首先要看学生的身体是不是健康。我校获得过很多荣誉、有很多头衔,我很高兴,但2009年,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是我们学校获得了这样一个荣誉:浙江省教育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即以浙江省261所示范高中作为统计对象,对2008年考入浙江省二本以上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做了一个拉网式的身体素质普查,对他们基本的身体素质机能、体质、运动习惯、运动素养等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我校的各项指标都稳稳地排在了前面。我认为,这个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我们交的这份卷是真正的良心卷。当然这个指标不具有国际比较意义。所谓不具有国际比较意义,是因为我把这些指标跟日本同年段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我们只有“身高”这一项指标有优势,其他的都不具有优势。这就意味着,我校作为浙江省学生身体素质最好的一所优质学校,在这方面也根本无法跟人家比。
所以我们必须变革。怎么变?就是老老实实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把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校非常重视上好体育课、安排好每天下午课后的学生体育活动;另外,我校有14个学生体育俱乐部;平时的运动会,一般的学校开一天,好的学校开两天,而我们一开就是三天……我感到,这样做以后,我们赢得了老百姓,特别是学生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
第二,学生的休闲体验。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真正休息的时候、真正休闲的体验。怎么办?就是学校要把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全部还给学生。我校还专门开设了选修课,给学生讲如何休闲。
我认为,对于一个18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我们一定要让他有浪漫的生活;有跑一跑,同时也可以停一停的时候;有“踩刹车”的时候。未来主流人群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无疑是有高学历,但要看这个高学历是不是用适度的休闲生活换来的。现在大学里自杀的大多是那些苦读苦学、没有“踩过刹车”的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17、18岁的孩子从来没有真正地玩儿过,没有真正地“疯”过,没有真正的双休日,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残缺的。
第三,学生的兴趣绽放。我主张,当孩子们对某个领域、某个项目、某个活动如痴如醉的时候,我们就让他淋漓尽致、洋洋洒洒、做到极致。有一个学生,当年是以高出我校两分的成绩考进来的,当他第一次参加我校的开学典礼、走进学校典雅的音乐厅时,他震惊了。开学典礼后,他对我说:“校长,我是以高出二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两分的成绩进来的,如果3年后,我是以二中优秀学生的成绩走出去的话,那么,我想在您今天讲话的这个会场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您同意吗?”我说:“好,我们来一个君子协议!”2009年,他参加了国内高考,考得非常好,同时也参加了美国的高考,最后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他说:“校长,您要兑现承诺。”我说:“好的,你自己到同学中去拉票。”他说:“没问题,保证座无虚席!”结果,他获得了成功。过了一段时间,我说:“你这个瘾是不是过得还不够,你敢不敢去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他说:“我想想,和家里商量一下。”后来,他真的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这是浙江省第一个中学生在省音乐厅独立举办个人音乐会。
我想,孩子们如果有类似经历,那么,当他白发苍苍的时候,不管自己有没有成就,至少都会有一种很美好的回味。
第四,学生的真性成长。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人性的成长为中心,强调“人格”、“人 权”、“人道”。“人格”,就是我们作为人,要有一种尊严、一种是非;“人 权”,就是我们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人道”,就是我们要关爱弱势群体,要尊重他人,要珍惜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两个基本点”,一是学生要有个性,要体现出不可替代性;二是学生要有灵性。 |